2019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资料: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易混知识点辨析
- 时间:
- 2019-10-14 08:48:25
- 作者:
- 万老师
- 阅读:
- 来源:
- 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证




一、巴普洛夫的经典实验:狗摇铃实验
提出者:巴甫洛夫,诺贝尔奖获得者、俄国生理学家,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。
实验: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呈现给狗,并测量其唾液分泌。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,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,如铃声,狗就会逐渐“学会”在只有铃声而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。
解析:简单来讲,在这个过程中给予狗食物,食物对狗来说,是刺激。狗看到这个刺激后,做出了反应即分泌唾液。所以,这是刺激—反应的过程,即S—R。
二、桑代克的经典实验:饿猫迷笼实验
提出者:桑代克,美国著名心理学家、联结学习理论的创始人,被尊称为“教育心理学之父”。
实验:桑代克最初研究学习的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的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饿猫打开迷笼的实验。箱内设有某种打开门的设施:一圈金属绳、一把柄,猫碰巧抓到这种开门设施,门便开启,猫得以逃出并吃到箱子附近放置的鱼。第二次、第三次一次比一次熟练,更快的打开门。正确的反应逐渐得到巩固,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刺激—反应联结。
解析:桑代克的实验中,把饿猫放在笼子中,笼外放了一条鱼,这对饿猫来说是“刺激”。饿猫看见这条鱼以后,做出了反应即多次尝试打开笼子。所以,这是刺激——反应的过程,即S—R。